南宁市民政局对市政协十一届六次会议第11.06.380号提案答复的函-亚博安卓

南宁市民政局对市政协十一届六次会议第11.06.380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1-08-20 10:15     来源:南宁市民政局   

南民政函〔2021443


第十九组委员:

你们提出的《加强服务,打造“健康南宁”新养老、新生活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针对“建议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互联网 护理’,增加有效供给加大对社会养老机构的基础设施的建设,重点建设枢纽型的‘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 培育和扶持品牌化、专业化、连锁化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社会组织”的答复

“十三五”期间累计获中央资金17043万元支持我市养老项目建设。

1.贯彻执行《南宁市新建住宅小区配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管理办法(试行)》,落实住宅小区配套养老服务设施“四同步”,截至目前,我市已有110余个新供应居住用地把新建住宅小区配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作为出让条件。

2.建设161个社区日间照料中26个镶嵌在社区内的集日间照料和全托的城市养老服务中心;南宁市规划新建50个1500平方米养老服务用房的邻里中心,目前已落地9个,建成2个。

3.市本级采用ppp模式投资4.9亿元建设了2000张床位的南宁市第二福利院一期投入试运营,建设750张养老床位的社会福利院提升改造工程目前已列入亚洲开发银行支持项目。推进全市15个县区(开发区)各新建一所300-500张床位公办示范性养老福利机构,目前建成10个,其余项目都在加快推进。

4.2020年以来,南宁市大数据局贯彻落实强首府战略,以政务数据“聚通用”为主线,推进数字南宁建设,已建有南宁市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不断加强我市政务数据资源汇聚和共享应用能力,利用大数据建立本市每一位老人的健康档案以及开展“互联网 护理”“互联网 居家养老”模式提供政务数据支撑。

二、针对“建议2:培育和发展各类非营利养老服务组织”的答复

1.为进一步激发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积极性,我局会同市发改委向养老服务机构宣传国家普惠养老支持政策,2019-2020年间,与太和自在城、泰康、华润、南宁市第二福利院、合展喜康·护养院等5家有实力的综合(投资)型养老企业和服务型养老企业开展城企联动普惠养老服务项目合作,建设床位4142张,其中普惠床位1120张,获得中央资金8884万元。

2.2018-2021年市财政共落实民办养老机构补贴资金3466.5万元。依据《关于印发南宁市民办非营利性养老机构补贴实施办法的通知》(南民政规〔2016〕5号),对符合条件的民办养老机构给予每张床位1500-3000元不等的一次性建设补贴,并按照实际入住老年人数量给予每人每月100元的运营补贴。出台《南宁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组织运营补贴暂行办法》,对符合条件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每个运营站点给予5万元至15万元的运营补贴,对营运站点达到10个以上的给予1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2019-2020年下达补贴资金1240万元。

3.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将城市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以无偿、低偿方式,委托给有实力的养老服务组织开展连锁运营,截至目前,全市城区共有141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21个城市养老服务中心投入社会化运营,社会化运营率达到92%

4.进一步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推动养老服务与健康、文化、旅游、教育、体育、金融等行业融合发展,丰富养老服务业态,提升服务产品的有效供给能力。推动养生养老小镇和养老服务集聚区的建设,引进一批健康养老产业项目。扩大开放交流合作,吸引国内外养老知名企业到南宁市投资,不断提升南宁康养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5.进一步降低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的门槛,2019年2月市人民政府出台《关于简化利用现有空闲房屋设立养老机构有关手续的通知》,为举办养老机构大开绿灯,文件发布以来,新备案养老机构51家,登记备案的床位8384张,民办养老机构迎来了高速发展。

6.我市连续四年召开公建民营推介会,将建成的公办养老服务设施面向社会公布,吸引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目前,我市有50%以上的公办福利机构实行了公建民营,我市投入社会化运营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城市养老服务中心达80%。

三、针对《提案》提出的“建议3:加快养老服务队伍专业化建设步伐”的答复

1.积极开展从业人员培训,近年来先后举办了养老护理员岗前培训、管理人员培训和养老护理员职业鉴定培训以及老年人能力评估培训等多期从业人员培训班,全市共培训养老从业人员2300人次。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共为4137名有意愿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的城乡各类劳动者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支持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南宁市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根据相关行业部门提供的养老服务人才需求计划,增设老年服务与管理、老年社会工作等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满足养老服务业发展需求,其中市卫生学校在广西首个获得国家第一批老年照护“1 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

2.技能培训补贴标准大幅提高,养老服务技能培训的初级工培训补贴从1000元/人提高至1800/人,补贴提高80%;高级工培训补贴从1800/人提高至4000/人,补贴提高120%;通过加大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培训补贴力度,提升职业技能培训的“获得感”。

3.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可通过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根据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在部分职业领域建立职称与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对应关系的通知》(桂人社规〔2021〕5号)精神,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室可分别认定其具备初级、中级职称,并可凭职业资格证书作为申报高一级职称的条件。

4.鼓励养老机构通过参加在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设置养老服务竞赛项目,促进对技能人才的培养。科学运用竞赛成绩,通过竞赛晋级等途径,使参赛者成为行业技能标兵模范,引领行业技能提升。

四、针对“建议4:积极推广‘互联网 居家养老’模式”的答复

1.南宁市投入900万元以购买服务和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建设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平台涵盖养老服务监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和养老机构管理信息化。我市将购买服务、线上线下融合的理念融入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与市养老服务监管平台实现数据对接,互联互通。市财政给予运营企业90万一次性补助和195万通讯费补助,要求每个街道办为运营企业提供不少于100平米的服务用房。政府还投入325万元为每个街道站点购置1台智能化体检仪器,为社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吸引老年人进入社区开展数据采集。

2.探索建立“时间银行”互助养老志愿服务机制,在青秀区开展试点,城区政府印发《青秀区“时间银行”互助养老志愿服务工作方案》,时间存款采取线上线下记录方式,充分发挥网格员和其他志愿者作用,不断扩充志愿者服务队伍,确保服务资源和需求资源的有效对接。截至目前,64个城市社区已全部设立“时间银行”互助养老志愿服务站,并安装“时间银行”管理系统设备,共招募志愿者2603人,服务对象1906户,志愿团队164个,存入时间21124.25小时。

3.以全国首批医养结合工作试点城市为契机,市财政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医养结合试点建设,初步形成了养中有医、医中有养、医养合作、家医签约、社区医养服务等五大类型的医疗保障模式。截至目前,全市有50所医疗、养老两证齐全的医养结合机构,全市一级以上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能够100%的为老年人就医提供不同形式的便利服务和就医绿色通道。全市100%的养老机构能够通过内设医疗机构或与周边医院签订协议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4.南宁市投入900万元以购买服务和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建设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平台涵盖养老服务监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和养老机构管理信息化。我市将购买服务、线上线下融合的理念融入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与市养老服务监管平台实现数据对接,互联互通。市财政给予运营企业90万一次性补助和195万通讯费补助,要求每个街道办为运营企业提供不少于100平米的服务用房。政府还投入325万元为每个街道站点购置1台智能化体检仪器,为社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吸引老年人进入社区开展数据采集。

将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科学谋划养老服务业发展大计,按照国家、自治区、南宁市的决策部署,同心同德,顽强奋斗,深化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不断满足有需求的老年人在家或社区享受养老服务的愿望,使南宁成为“幸福养老地”。

感谢你们对我市养老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南宁市民政局       

2021年8月2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南宁市民政局  |  网站地图

亚博安卓的版权归南宁市民政局所有  网站标识码:4501000063  

地址:南宁市金洲路38号  邮编:530028  e-mail:mzj5505917@163.com

婚姻登记业务咨询电话:0771-5505953  联系电话:0771-5505917(办公室)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