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民政局关于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 第191号代表建议的答复-亚博安卓

南宁市民政局关于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 第191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2-05-31 09:00     来源:南宁市民政局   

南民政函〔2022〕256


杨修凯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191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南宁市养老服务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南宁市以建设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城市、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为契机,统筹开展养老服务业各项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逐步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养老服务体系。出台《南宁市促进养老托育健康服务发展实施方案》《南宁市新建住宅小区配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管理办法》《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供应商管理办法(试行)》《南宁市民政局养老服务信用信息管理办法(试行)》系列养老服务政策,编制《南宁市养老服务业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为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撑;落实自治区“1521养老服务示范工程”成效显著,建成10所300-500张床位公办示范性养老福利机构,市本级采用ppp模式建设2000张床位的南宁市第二社会福利院一期投入运营,建设750张养老床位的市社会福利院提升改造工程已列入亚洲开发银行支持项目;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得到优化;推进医养结合,初步形成养中有医、医中有养、医养合作、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社区居家医养服务等五大类型的医养结合模式;持续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资助全市所有养老机构建立“老年人康复训练室”、标准洗衣室和养老机构消防设施设备升级改装,先后发放民办养老机构建设补贴、运营补贴、城企联动等各类专项补助共计1.3亿元,有力促进养老机构平稳健康发展;编制南宁市养老机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制度与流程模板,推进养老服务业规范化发展;围绕“医、养、管、食、游、动”大健康产业链,出台一系列促进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措施,国内知名金融、保险、医疗、地产、互联网等大型企业进入南宁布局建设重大健康养老产业项目,康养产业呈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全市拥有养老机构184个,其中公办养老机构9个,民办养老机构83个,乡镇敬老院92个建成社区养老服务设施188个,其中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64个,城市养老服务中心24个,社会化运营率达到92%;养老总床位数约3.3万张,平均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数为28张;有五级养老机构2家,四级1家,三星级11家,二级14;建有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15家;有7社区入选广西老年人宜居社区;开设长者饭堂试点30个;新供应居住用地配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126个

二、关于建议采纳落实情况  

(一)关于“着力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议1)的答复

一是强化养老服务政策支撑。坚持规划引领,开展《南宁市养老服务业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和《南宁市大健康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牢牢把握养老服务业发展方向。推进《南宁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立法起草工作,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提供法治保障。推动出台《南宁市新建住宅小区配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管理办法》等一批涵盖用地保障、财政补贴、医养融合、监督管理等养老亚博安卓的服务支持政策,促进了全市养老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强化养老服务基础建设谋划一批储备项目,优化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布局,建立养老服务项目库,储备项目350个,其中市级12个,县区级12个,乡镇(街道)26个,社区300个。建设一批基础项目,采用ppp模式建设南宁市第二福利院,推动社会福利院提升改造工程建设,建成10所县级300—500张床位示范性养老福利机构,建成19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188个,为实现老年人“家门口”养老的愿望夯实了基础。

三是强化养老产业带动。引进健康产业项目,华润悦年华颐养社区、前海人寿幸福之家等一批有牵动力和影响力的重大健康养老产业项目先后投入运营,泰康之家·桂园等一批重大康养项目加快推进建设,形成了一批具有示范带动性的健康养老龙头企业。2021年全市大健康养老产业项目完成总投资11.2亿元,完成了任务目标数的124%。探索发展康复辅具、智能穿戴设备、无障碍新产品,筹划老年人产品用品产业园区前期准备工作,不断繁荣老年用品和消费市场、养老产业。

四是强化服务质量提升。深化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运营和管理,公办养老机构社会化运营达50%以上,养老机构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达到58%。鼓励城区、开发区将多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项目统一打包招标,以无偿或低偿方式提供给有实力的养老服务组织开展连锁运营,全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社会化运营率达92%;持续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资助全市所有养老机构建立“老年人康复训练室”、标准洗衣室和养老机构消防设施设备升级改装。编制南宁市养老机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制度与流程模板,推进养老服务业规范化发展。

(二)关于“着力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建议2)的答复。

一是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推动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引进养老服务企业为我市60周岁以上城市特困散居、失独、低保、重点优抚对象以及85岁以上高龄老人等五类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的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涉及助餐、助浴、起居、卫生清理、康复护理、健康咨询、心理疏导、精神支持、家具家电安装维修等服务。探索开展“长者饭堂”试点,在社区开设30个“长者饭堂”,南宁市户籍老年人在“长者饭堂”用餐,享受每人每餐3元的用餐补助,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到“舌尖上的幸福晚年”。出台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实施意见,从2021年3月1日起实施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提供机构和居家上门护理6大类共计38项护理服务项目,保障参保重度失能人员长期护理需求,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重要支持。实施适老化改造试点,2021年在全区率先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试点,市财政投入600万元为2000户分散供养特困、低保、计划生育特别扶助、重点优抚、高龄等老年人家庭提供适老化改造服务,大幅度提升居家养老质量。打造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平台,通过整合资源, 卫健、民政等部门联手打造16个集社区养老、康复理疗、医疗护理、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社区医养服务中心,使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化、个性化、便利化的医养服务, 实现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有机结合。落实新建住宅配套小区“四同步”机制。对照全国最高标准,要求新建住宅小区按每百户不少于30平方米的标准配套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且单处不少于300平方米,并实行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

二是加强智慧平台建设。加快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该平台除具备现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功能外,还具备养老大数据中心管理系统、居家养老服务监管系统、适老化改造管理系统、养老服务设施地图等14项系统功能,有效整合各类养老服务信息系统资源。安排为民办实事项目资金350万元开展居家养老呼叫救助平台建设,实现老年人通过一键式求救设备或手机等智能终端发送紧急求助信号,有利于医疗机构和直系亲属及时快速施救,保障老年人生命安全。开展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宁华侨投资区)社会福利院、宾阳县社会福利院两家智慧养老院项目建设,将“互联网 ”融入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服务,利用大数据为养老服务领域搭建信息桥梁。

三是加强服务监管。加快养老服务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出台《养老服务信用信息管理办法(试行)》,明确养老机构和其法定代表人、管理人员、养老护理员及其他人员的4个方面19个项信用信息采集内容,对适用范围、信息来源、失信认定、失信约束、失信期限、异议申诉和信用修复作了规定,从信用信息的记录、归集、共享、使用、修复等环节解决当前养老服务信用信息管理工作的实际问题,进一步规范南宁养老服务市场秩序,促进养老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实施安全管理联检联查,在养老机构自查、县(市、区)普查的基础上,由市民政局联合住建、卫健、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组成5个检查组,重点围绕疫情防控、消防安全、食品安全、房屋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等方面对15个县(市、区、开发区)部分养老机构的安全管理工作联合检查,对发现安全隐患问题形成检查情况通报和问题清单下发,由业务主管部门指导、督促整改。  

(三)关于着力强化服务队伍建设”(建议3)的答复。

一是联合高校培养人才。2021年,南宁市民政局与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战略合作,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实训基地落地南宁,双方就设立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基地、养老项目合作与建设、养老服务人才培训与鉴定等达成合作意向,全方位开启职业高效和养老服务领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支持高等院校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广西医科大学、南宁市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等高校增设老年服务与管理、老年社会工作等养老服务相关专业

二是加强职业培训。面向医养结合机构医疗护理人员开展定向、合作、针对性培养。2021年通过卫健委部门预算安排培训经费11.20万元,由市卫健委委托市卫生学校开展医养结合机构老年照护护理员培训。与职业培训机构合作开展养老护理培训,2021年市本级财政落实养老培训经费49.56万元,为有意愿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的城乡各类劳动者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民政部门举办养老机构备案及执法能力提升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防范非法集资暨消防安全3期培训班,培训人次1000多人次,着力提升我市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服务水平。

三是以赛促训选拔人才。功举办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市、县两级选拔,全市共有来自69家养老服务机构的120名选手参加县区选拔赛,70名优秀选手参加南宁赛区选拔赛,市级选拔赛产生3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12个三等奖以及20个优秀奖。推选15名选手参加广西赛区选拔赛,荣获一等奖1人,二等奖4人,三等奖4 人,南宁市以第一名成绩荣获优秀组织单位,充分展现我市一线养老护理员的工匠精神和动人风采。

四是探索“时间银行”志愿服务2018年起,南宁市在全区范围内率先实施时间银行志愿服务试点项目,鼓励志愿者尤其是健康低龄老人为辖区内所有高龄、失能、失智、特殊老人及有服务需求的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截至目前,共招募志愿者2831人,服务对象1898户,志愿团队177个,存入时间37811小时。

(四)关于“着力增强服务保障能力”(建议4)的答复。

落实养老扶持政策,按照民办养老机构补贴办法对我市符合条件的民办养老机构发放建设补贴及运营补贴。“十三五”以来,自治区民办养老机构补贴下达2754.5万元,市本级先后发放民办养老机构建设补贴、运营补贴、城企联动等各类专项补助1.3亿元,有力促进养老机构平稳健康发展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健全养老服务政策体系。加强顶层设计,争取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将发展养老服发展列入市委、市政府重要工作议程,推动我市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编制南宁市大健康产业“十四五”规划,加快养老服务立法,推动出台《南宁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二)完善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开展南宁市第三社会福利院和第二老年人活动中心项目前期工作。南宁市社会福利院提升改造工程(一期)项目开工建设。推动300-500张床位公办示范性养老福利机构建设、运营。持续推进智慧养老院项目建设。

(三)优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一是推动一批示范性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力争到2022年底覆盖率达到80%。二是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网络,严格落实新建居住小区与配套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四同步”机制,确保设施达标率100%通过政府补建、购置、置换、租赁、改造等方式,补足老旧城区配套设施的历史欠账三是支持以街道为单位的“中心带站点”运营模式,培育发展一批竞争力强、服务效果好、示范作用明显的居家养老服务品牌企业,推动养老服务连锁化、品牌化,增强养老服务机构运营能力。四是稳步推动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重点在强监管、提升服务质量上下功夫。五是深入开展老年人宜居社区创建工作

深化农村养老服务改革把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乡村振兴战略,继续实施南宁市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改造提升三年行动,推动建立县级供养服务设施、乡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村级互助养老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发展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建立健全定期巡访农村独居、空巢、留守老年人探访关爱工作机制,依托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开展农村养老服务领域社工服务。

(五)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开展高校合作,加大支持和引导院校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的力度。推动市、县(市、区)建立多层次的养老服务培训机制,加强从业人员入职培训和定期培训,开展养老护理人员轮训。进一步健全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引进、激励评价机制。

感谢您对我市养老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南宁市民政局        

2022523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南宁市民政局  |  网站地图

亚博安卓的版权归南宁市民政局所有  网站标识码:4501000063  

地址:南宁市金洲路38号  邮编:530028  e-mail:mzj5505917@163.com

婚姻登记业务咨询电话:0771-5505953  联系电话:0771-5505917(办公室)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