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根据《南宁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2020年“谁执法谁普法”工作的通知》(南法办通〔2020〕15号)要求,市民政局坚持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认真履行普法职责,切实做好普法工作,扎实推进民政法制建设。现将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我局“谁执法谁普法”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召开会议对普法工作进行部署,各科室结合实际制定普法计划并指定专人负责,保证普法工作的顺利进行。坚持党组带头,全员学法。将法律法规作为局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局党组班子成员带头学习最新法律法规特别是涉及民政职责的规定,指导民政工作实践。
(二)贯彻落实普法责任制,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普法宣传。一是健全宣传队伍。我局组建了相对固定的普法宣传队伍,主要由局法律顾问以及各科室业务负责人组成,并根据工作安排及时对人员进行调整,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二是运用重要节点,摆摊设点宣传。利用清明节、“慈善法宣传日”、“12·4”等重要时间节点采取摆摊设点的方式,安排相应的普法工作人员到社区开展普法宣传,悬挂横幅,向社区居民发放《婚姻法》《殡葬管理条例》《收养法》《慈善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等民政法律法规。三是依托办事窗口开展宣传。依托市民中心民政局窗口开展常态化法制宣传,向前来办理婚姻登记的群众宣传我国现行的婚姻制度,并在显眼位置摆放各种宣传手册,对相关法律进行宣传。四是购买服务,采取新闻专栏、公益宣传、专题访谈、新媒体宣传等方式宣传民政工作亮点、工作成效。如在南宁电台1014新闻台开设《民政零距离》专栏,《民政零距离》专栏安排在南宁电台1014新闻台早上7点至8点重点新闻节目《1014今早报》每周一、三、五播出,及时报道民政重点工作,解读民政政策制度规定等,实现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宣传民政工作的目标。五是打造“线上”普法精品。通过各类网站、微信公众号、爱南宁app等, 推送婚姻家庭、养老、低保等相关的法律知识。2020年,我局进一步拓宽网上自助申请渠道,在自治区民政厅社会救助求助平台的基础上,建设了带有南宁本地特色的社会救助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并将该平台嵌入“爱南宁”app手机应用程序中,集成于社会保障类“智慧民政”类别下,于1月13日正式上线,向群众宣传《南宁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等低保政策,扩大了民政政策知晓率。六是在开展业务工作时进行宣传。例如以每年的社会组织年检为契机,对社会组织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利用下乡调研开展政策宣传。
二、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2020年,我局的普法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随着民政工作的不断深入,监管范围的不断拓宽,民政工作任务日益繁重,对普法工作研究有待深入;由于人员编制限制没有设有专门的法制机构,缺乏专业的普法队伍,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宣传模式不够新颖、宣传工作面不够广等问题。下一步,我局将继续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南宁市有关普法依法治理的工作部署,按照“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要求,加强组织领导,继续进一步加大普法工作力度,深化普法工作的内涵,确保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部署落到实处,为我市民政事业的发展营造更好的法治环境。
南宁市民政局
2020年1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