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宁市民政局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聚焦脱贫攻坚、特殊群体、群众关切,以绩效考评工作为抓手,发挥绩效考评“指挥棒”“助推器”作用,紧盯目标任务,切实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大力推进民生保障全面提质增效,以高质量绩效管理助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南宁市民政局曾获得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连续9年获得全市综合绩效考评一等奖。
夯实基本民生保障 兜牢基本生活底线
连民心,兜底线。宾阳县思陇镇居民韦某患有神经胶质瘤等疾病,需要长期接受治疗。去年11月,韦某获得临时救助金1.5万元,减轻了不小的家庭负担。我市始终把提升基本民生保障水平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在提升救助服务水平、增进民生福祉方面持续发力,特殊困难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得到进一步增强。
近年来,市民政局扎实推进巩固拓展社会救助兜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定期访视制度,启动南宁民政 智慧救助系统建设工作,建立健全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和信息库,推进社会救助信息化、便捷化发展,助力困难群众走出困境。
随着社会发展,我市不断提升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2015年至今,6次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7次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平均补助水平,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至810元/人·月、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至6800元/人·年;各级财政对城市、农村低保资金补助标准分别提高至平均395元/人·月、240元/人·月。
去年3月,良庆区玉洞街道办和玉龙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在日常入户走访时发现,来自马山县的蓝某肢体残疾并患有痛风,家庭生活困难。在居委会的帮助下,蓝某向玉洞街道办提出低保申请,并于当年4月起与其子一同享受城市低保,每月领取低保金1100元,同时蓝某还获得了每月80元的残疾人补贴。为帮助更多残疾人走出困境,我市全面落实残疾人生活补贴、护理补贴制度以及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实施补贴申请“跨省通办”。2016年以来,南宁市共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补助767.25万人次、5.44亿元。
我市还成立了市县两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委员会,健全未成年人关爱保护体系,通过政府购买推行“代理妈妈”“社区 社工 志愿者”等服务项目,关爱保护更多儿童。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人民共建共治共享
治理有招数,善治添动力。从基本民生保障到社会治理,市民政局不断探索创新,让“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在实践中更好地服务民生的同时,带领群众参与到社会治理过程中。
我市在全区率先设立社区(村)惠民项目专项资金,2012年以来累计投入5.577亿元,用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各类民生问题。“十三五”期间,投入8788万元开展556个村(社区)服务用房建设项目;投入2684万元开展118个政府购买城乡社区服务项目。扎实推进全市27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让搬迁居民迁得来、住得安、有发展。
市民政局还创新推广城乡社区治理“逢四说事”协商工作机制和“老友议事会”协商模式,积极搭建“妇女议事会”“儿童议事会”“乡贤议事会”等议事平台;成功实施城市社区“三社联动”试点示范项目,建立健全城市社区治理“三社联动 ”机制,形成政府出资引导、社区支持监督、社会组织承接、专业社工服务、社区志愿者参加、社会力量支持的联动服务模式。
社会组织是参与首府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年来,南宁市有1000多个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累计投入物资经费超过2000万元。市民政部门不断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目前已成立社会组织党组织501个,积极指导社会组织“党建入章”,落实党建工作与登记、年检、评估、换届“四同步”制度,同时做好社会组织年检、评估工作。
我市还积极培育发展公益慈善组织,大力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目前,全市慈善组织共15家,累计接收社会慈善款物1.27亿元,实施慈善项目219个,拨付救助款物价值9362.2万元,救助困难群众15.52万人次。
完善基本社会服务 实现人民美好期待
增进民生福祉,永葆为民初心。扎实保障基本民生,创新做好社会治理,用心用情用力完善基本社会服务。
近年来,市民政局以南宁市被列入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全国“医养结合”试点城市、中央财政支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以及广西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核心区为契机,推进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今年6月,南宁市因养老服务工作成效明显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并获5000万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此外,我市被列为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入选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地区,获2665万元中央专项资金。
目前,我市成功采用ppp模式建设南宁市第二社会福利院,推动社会福利院提升改造工程建设,基本建成13所县级300—500张床位示范性养老福利机构;建成19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188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不断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养老服务需求。
我市在全区率先建立养老用房“四同步”工作机制,对照全国最高标准,已有150个新供应居住用地把新建住宅小区配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作为出让条件;在全区率先开展老年人助餐配餐服务试点,在社区开设30个“长者饭堂”;在全区率先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试点,为400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提供适老化改造服务;为城区五类老年人提供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市民政局积极推进婚姻登记服务改革创新,率先在全区实现内地居民婚姻登记“全市通办”;加快殡葬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殡葬服务需求。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南宁市民政局将始终坚守为民初心,恪守为民情怀,紧紧围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民生托底、让民心更暖,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以民政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升“民生温度”,绘就群众的幸福底色,奋力谱写新时代民政事业发展新篇章,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