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五保供养制度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农村地区实施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五保”是指对符合条件的供养对象提供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孤儿保教)等五项生活保障措施。“五保户”常见于我国的农村地区,这种制度的设立体现了我国法律保护老人和儿童的一贯原则,是社会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具体体现。
按照《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意见》(国发〔2016〕 14号) 等有关规定,国家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给予特困人员救助供养。2021年新修订的《特困人员认定办法》(民发 〔2021〕 43号)对特困人员的认定条件、认定程序等进行了明确规定,具体认定条件请咨询当地县级民政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当地县级民政部门咨询电话可从全国社会救助服务热线 (hotline--treeyee--com.zipv6.dsjfzj.nanning.gov.cn) 查询。